法规
1、定义
城中村指的是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,一部分居民区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,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,生活水平低下。具体包括以下两种形态:一是土地大部分被征用,土地所有权部分属于国家所有,部分属于集体所有,但原农民尚未转为城镇居民户口;二是土地尚未被征收,全部土地仍属于集体所有。
而棚户区则指的是简易房屋和棚厦房屋集中区,一般是由于城市中缺少规划,导致部分宅院分布凌乱不齐,斜路、死路、圆弧路太多。且这些宅院普遍具有结构简陋,抗灾性差、居住拥挤,功能性差、居住环境差、无道路、无绿化、无公共活动场地、采光通风差等特点。
2、土地性质
实践中城中村改造的土地性质多为集体土地,棚户区的土地性质多为国有土地。
3、法律依据
由于两者的土地性质不同,两者的改造依据也不同,城中村改造主要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》,而棚户区改造则主要依据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》的规定。
4、征收改造程序
棚户区改造的征收流程一般是先入户调查,制定征收补偿方案,然后正式发布征收补偿方案,选取评估公司,发布公告,最后与被征收人协商,拆迁。而城中村改造,由于土地情况比较复杂,其征收流程相较于棚户区改造更显混乱。
城中村改造的主要包含什么
1、改善基础设施:更新供水、供电、供气等基础设施,改善排水系统和道路状况,提供更好的城市服务设施。
2、改善住房条件:更新老旧、危险的建筑,提供居住环境更好的住房,使居民有更舒适的生活空间。
3、环境整治:加强环境保护和整治工作,提高城中村的整体卫生状况,美化环境,减少环境污染。
4、合理规划:对城中村进行合理规划,提升空间利用效率,合理布局各类设施和公共空间。
5、社会保障:为城中村居民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服务,改善教育、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。
重要的是,城中村改造并非只是简单的拆除和重建,而是综合考虑经济、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,确保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不会造成社会不稳定,同时尊重居民的权益,使改造后的地区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整体发展,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。
相关文章
办理继承公证应当注意的问题有哪些
1.遗产应当是公民死亡后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; 2.被继承人的遗产状况应清楚,例如有无典当、抵押、是否共有的情况;遗产现在何处,由谁保管,产权有没有争议;除已知遗产外,有无其他债权债务; 3.对于夫...
公正房产需要什么手续
1、当事人准备材料。应携带以下资料:个人的身份证明,如身份证、户口簿等。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权证明,如房产证、未拿到产权证的购房合同和付款等。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。 2、亲自到公证处填写有关表格。...
农村宅基地私下买卖合同有效吗
农村宅基地私下买卖合同无效。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属于集体经济组织,个人无权进行买卖交易,宅基地买卖合同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,因此属于无效合同。 法律依据: 《宪法》第十条,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...
二手房公证费用如何计算
1、契税:(一般由买方缴纳,双方另有约定除外) (1)买方购买90平方以下的房产按照1%缴纳; (2)买方首次购买90平方以上的房产按照1.5%缴纳; (3)买方购买二套且面积90平以上的房产按...
房产公证处公证的时效有多久
公证书本身是没有时效的,也就是公证书本身是不会过期的。而是否过期,主要看被公证的继承协议中有没有设置时效条款,如果设置了就需按照该条款办理。尤其是有些协议牵涉到诉讼内容,而诉讼是有时效要求的。...
房子出售后户口怎么办
1、迁入公共户,如果卖房后想把户口保留在本地,可以携带相关的资料在当地公安部门设立的公共户中。等到购买了新的房屋后,再将其户口迁入新居住公共户或者是所购买的房屋处。 2、迁入具有本市户口的直系亲属处...